勉唐畫派
首頁 >> Original-1 勉唐画派

西藏唐卡裏一個響當當的名字,一個最具民族特色的唐卡藝術流派,一個影響最深遠的唐卡藝術流派,一個被譽為西藏皇家畫派的唐卡藝術流派,西藏唐卡裏的主流畫派。
15世紀,西藏畫壇誕生了那位最富傳奇色彩的大師:勉拉•頓珠嘉措,結束了外來藝術元素統領畫壇的時代,開創了屬於西藏獨特的宗教繪畫風格,集大成於一身,公元17世紀伴隨著格魯派的崛起,西藏歷史上大規模興建寺院,佛教藝術進入了鼎盛時代,極大的推動了西藏藝術的發展,作為格魯派宮廷畫派的勉唐畫派成為了格魯派寺院的繪畫風格典範,成為了西藏影響最深遠的唐卡繪畫流派。
15世紀中葉以後,西藏畫家在印度、尼泊爾以及中國畫風的基礎上,開始發展出屬於西藏特有的本土畫派。第一個被公認而且影響後世巨大的畫派是由活躍15世紀下半的勉拉•頓珠嘉措所開啟的勉唐畫派。
勉塘畫派風格古樸莊重,線條流暢,色彩鮮明,氣勢磅礴。畫作一般比例勻稱,用線條表現輪廓,用純色填充輪廓內部,加上漢式山水背景,通過色彩和形式的變化來表現不同的神態和心情。勉塘畫派的佛像形象雄偉、莊嚴、端莊,富有神秘感和超凡脫俗的美感。
勉塘畫派的繪畫技法講究筆觸的熟練運用,具有很高的裝飾性和藝術性,其特點是細致入微、精益求精、構圖優美。如今,勉塘畫派的藝術價值和文化意義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和認可。
勉唐精選作品
倉央嘉措意為 “梵音海”,繫藏南門隅之鄔堅嶺地方人,是藏傳佛教格魯派的第六世達賴喇嘛及第一世達克布呼圖克圖。他也是一位西藏詩人,是歷代達賴喇嘛中最富傳奇色彩的人物。 五世達賴圓寂後,桑結嘉措為了繼續利用達賴的權威掌管格魯派事務,乃“偽言達賴入定,居高閣不見人,凡事傳達賴之命以行”,密不發喪達15年之久。清康熙三十五年(1696),康熙帝在蒙古親徵準噶爾叛亂時,從俘虜口中才得知五世達賴早已去世,即降旨向桑結嘉措問罪。桑結嘉措這才將五世達賴去世的實情真告朝廷。 1697年,第巴桑結嘉措選定倉央嘉措為六世達賴轉世靈童。是年九月,拜五世班禪羅桑益西為師,剃髮受戒,取法名為 「羅桑仁欽•倉央嘉措」。十月二十五日,倉央嘉措被迎至布達拉官,舉行了坐床典禮。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在達賴喇嘛的世系裡,同四世達賴一樣,是個特殊人物。關於他的經歷和去世的情況,有種種傳說,但均待進一步考證。
二聖六莊嚴,藏傳佛教術語,為八位著論或疏藏印度佛教論師。其著作均為藏傳佛教必讀的哲學名著,多被編入五部大論之中。 內涵介紹 二聖,指釋迦光與功德光。 六莊嚴,分別為龍樹、聖天、無著和世親、陳那、法稱。 1.開創與奠基中觀哲學的: 龍樹(公元二世紀),代表性著作為《中論》。 聖天(或作提婆,公元三世紀),為龍樹的弟子。 2.開創與奠基瑜珈行唯識學派學派的: 無著(公元四世紀) 世親 (公元四世紀),無著之弟,有千部論主的稱號,亦著有《阿毘達磨俱舍論》。 3.貢獻因明學的: 陳那(約西元五世紀,約440年-520年),世親弟子。代表性著作為《因明正理門論》與《集量論》。 法稱(公元七世紀),相傳為陳那的再傳弟子,其著作「因明七論」之《釋量論》為陳那《集量論》的解釋。 4.貢獻戒律論的: 功德光為世親的弟子,造了一部匯集四部毘奈耶內容精華的《律海藏》,也即人們通常所謂之《律經》 釋迦光(公元八世紀),代表著作為《沙彌迦日迦三百頌》